重组更名后的建元信托,一面面临 9 年前 4 亿元产品纠纷的二审诉讼与十余亿未决诉讼压力美股有杠杆吗,一面呈现业务增长态势,存量风险化解与经营发展的平衡引关注。
4.02亿纠纷陷二审:从 2016年《信托合同》到 2025 年高院受理的9年纠葛
2025 年8月,建元信托(600816.SH)一则诉讼进展公告,将 9 年前的产品纠纷重新摆到台前。这起由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(下称 “东证资管”)受托的案件涉资 4.02 亿元,目前已进入二审程序 —— 因不服上海金融法院一审判决,东证资管已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诉,法院于 8 月 19 日受理,案号(2025)沪民终 419 号。
图源:建元信托公告
时间拉回 2016 年 10 月,东证资管代表 “东证资管 - 平安银行 - 龙江银行定向资产管理计划”,与当时的安信信托(建元信托前身)签了《信托合同》,投了 4 亿元,期限 24 个月。后来双方又签《信托收益权转让协议》,约定安信信托 2018 年 10 月 11 日支付全部转让价款,可直到纠纷起来,这笔钱也没足额付。
2020 年 9 月东证资管诉至法院,要求支付 3.72 亿元转让款、近 3000 万元资金占用损失,还要对方承担诉讼相关费用。2025 年 7 月上海金融法院一审驳回其诉求,这才有了东证资管的上诉。要提的是,这个定向资管计划里,东证资管管事务性工作,龙江银行是实际出钱的;建元信托则在公告里说,二审还没开庭,暂时没法判断对公司利润的影响,会依法应诉。
45宗未决诉讼涉13.18亿:2025半年报披露的存量诉讼“账单”
这起 9 年旧案,不过是建元信托存量诉讼里的一件。看其 2025 半年报,截至 2025 年 6 月底,公司作为被告的未决诉讼有 45 宗,涉诉金额加起来 13.18 亿元;另外,因提供保底承诺等引发的未结诉讼 11 宗,涉诉本金 26.96 亿元 —— 其中一审没判的案件涉诉本金 9.09 亿元,还有 5.09 亿元没落实解决办法。
图源:建元信托2025年半年报
99%撤诉率与2.85亿涉诉资金:投资者本金折半兑付的和解现实
但最近建元信托在处理诉讼上也有动作。2025 年 7 月以来,除了上面说的东证资管案件,公司披露的三份诉讼进展公告里,相关案件大多以撤诉收尾,涉及资金超 2.85 亿元,撤诉率到了 99%。
可撤诉的背后,是部分投资者的妥协。就像上市公司千红药业(002550.SZ),2018 年买了两款安信信托计划理财产品,每款本金 1.7 亿元,最后是以 50% 本金的比例和解的,分别拿到 8500 万元和 5699.43 万元。
营收增84.89%与信托规模增33.44%:增长数据下的诉讼压力
一边是存量诉讼的压力,一边经营数据却在增长。2025 年上半年,建元信托营业总收入 1.5 亿元,同比增 84.89%;归母净利润 0.4 亿元,同比增 13.36%。
图源:建元信托2025年半年报
业务方面,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.13 亿元,同比增 51.55%;投资收益 1.46 亿元,同比增 3.69 倍。信托业务扩张挺明显,上半年新增信托项目 117 个,新增规模 1080.01 亿元,同比增 785%;到 6 月末,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 3378.91 亿元,比年初增 33.44%。
重组更名两年后:风险化解与经营发展的平衡难题
自 2023 年 4 月完成重组更名、成了国资控股信托机构后,化解存量风险就一直是建元信托的关键事。如今,高撤诉率和投资者折本兑付的争议还在,业务增长和未决诉讼的压力也拧在一起,这家信托机构的风险化解路,还得接着看。
(提醒:内容来自:建元信托2025年半年报、建元信托官网、界面新闻、公开新闻报道。文中观点仅供参考、不作为投资建议。)
—
尾声:
“ 建元信托在诉讼纠纷与业务发展的交织中前行,存量风险的化解成效与投资者权益的平衡美股有杠杆吗,将是其未来发展中需持续回应的命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