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半年,泰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4.22亿元,较上年同期下降3.8%;净利润26.89亿元配资资讯宝下载,同比降幅达5.3%。
浙江泰隆商业银行(下称“泰隆银行”)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营收下降3.8%、净利润下滑5.3%的成绩单。
从数据来看,这家以小微金融立身的标杆银行,也正经历着规模扩张边际放缓与息差持续收窄的双重挑战。
01
业绩全景,核心收入普遍承压
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,截至6月末,泰隆银行资产总额达4612.21亿元,负债总额4239.47亿元,整体规模保持稳定。
但对比过往数据来看,泰隆银行的增长动能明显失速。半年报显示,截至今年6月末,泰隆银行总资产较年初仅增长1.15%。其中,贷款余额为2793.84亿元,较年初仅增长0.14%,环比3月末的数据甚至出现了缩水,减少了0.22%,这一数据与过去十年泰隆银行平均每年9%的营收增长形成鲜明对比。
业绩层面,半年报显示,2025年上半年,泰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4.22亿元,较上年同期下降3.8%;净利润26.89亿元,同比降幅达5.3%。
这也是泰隆银行近5年来首度出现“营收净利双降”局面。
究其原因,核心收入普遍下滑是其中关键。
半年报显示,利息净收入作为泰隆银行的营收支柱,上半年实现72.59亿元,同比下降1.91%。
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表现更为低迷,上半年录得2.08亿元,同比大幅下降21.8%,这主要源于中间业务受金融科技冲击及行业竞争同质化影响显著。
投资收益同样未能幸免。上半年,泰隆银行实现投资收益6.37亿元,同比下降11.53%。在非息收入中,其唯一亮点是汇兑收益,同比增加290%至2.73亿元,但受限于体量,对整体营收影响有限。
02
监管指标,息差稳中有降不良承压
始终保持高息差水平,是泰隆银行近年来立于行业之中的最大亮点。但,下行趋势,仍无可避免。
从2022年到2024年,泰隆银行的净息差依次为4.02%、3.85%、3.64%。根据测算,2025年上半年,泰隆银行的净息差已经降至3.25%。
当然,3.25%不仅是在城农商行梯队中,在整个行业中也依然头部的存在。但如何稳住高息差,也是泰隆银行不得不面对的课题。
同时,还有资产质量。虽然半年报中未直接披露不良率数据,但截至2024年末,泰隆银行还有29.55亿元的关注类贷款,占总贷款的1.03%。
近两年,泰隆银行主要服务的小微客户受经济环境影响,经营难度有所增大,不良率持续攀升,或也在意料之中。
2022年-2024年,泰隆银行持续加大核销力度,核销(含转让)金额依次为6.9亿元、11.26亿元和24.22亿元。但从数据来看, 压力依然较大。2022年-2024年各报告期末,泰隆银行不良率依次为0.92%、0.98%、1.19%,上升态势明显。
03
小微为本,转型“瓶颈期”降临
但不能否认,业绩失速的泰隆银行,作为业内公认的“小微之王”,其在业务经营方面的“战术”依然是中小银行的范本。
泰隆银行过去多年的高增长,核心就在于其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深度耕耘上,主动把目标客户群体锁定在“信贷需求强烈但得不到很好满足”的小微客户上。
据悉,泰隆银行总结出特色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风控模式,将小微客群进一步细分为“小”与“微”,其中“小”是指小微企业类客户,“微”是指普惠类客户。
对于小微企业客户,泰隆银行主要考察企业主人品信不信得过,产品卖不卖得出,物品靠不靠得住,核实水表、电表、海关报表,从而锁定真实信息和实际需求。
对于普惠类客户,只要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,且没有不良嗜好,就有机会从泰隆银行获得贷款。
另外,在董事长王钧带领下,泰隆银行所构建的“三品三表”信贷服务模式的差异化竞争优势,也是其始终稳健发展的关键所在。
这一模式需要采取人海战术,通过扩大营销团队规模、增设营业网点等方式拓展业务。只是,“有得有失”,其代价就是人力成本和运营费用显著上升。
针对于此,2024年开始,泰隆银行有意缩减人力成本、降本增效,年末拥有13369名员工,首次出现员工减少的状况。2025年上半年,泰隆银行业务管理费用为35.38亿元,同比减少了7.6%;研发费用也同比减少了近50%。
不过,从如今的数据来看,即便主动降本,似乎也没能止住息差收窄带来的营收下滑以及不良减值增多。
正所谓“创新总有风险”,泰隆银行也算是遇到了“瓶颈期”。
目前,泰隆银行也正在积极调整战略。从2024年开始,其就深入扎进社区,将百行百业和百家姓作为金融服务的重点拓展对象,并打出“人人可贷”的口号。
此外还推出了“青年小店招牌焕新计划”,与个体工商户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,目的在于拓宽利息较高的个人经营贷和消费贷市场。
数据显示,泰隆银行拥有400多家网点,形成了较为广泛的服务网络。这支曾让泰隆在小微金融市场赢得一片蓝海的力量,如今正在低息差时代寻找新的平衡点。
至于后效如何配资资讯宝下载,尚待观察。